股票如何杠杆 欧美人那么爱喝酒,为啥得肝癌的人却比中国少?3个原因很现实
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股票如何杠杆,酒几乎无处不在。
不论是朋友聚会、家庭聚餐还是商务应酬,特别是在中国,喝酒更是许多文化和风俗的一部分,“无酒不成席”是许多饭桌上不变的定律。
然而,有一个让人警觉的现实是——酒精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交场合的助兴,还有潜在的健康威胁。
最明显的一点,就是与肝癌的密切关联。
在谈到肝癌时,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:尽管欧美人也非常热衷于饮酒,且喝酒的文化同样根深蒂固,但数据显示,肝癌的发病率在欧美远低于中国。
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难道仅仅是因为基因的差异,还是另有深层次的原因?
一、我国那么多人爱喝酒,患肝癌的人数有多少?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的饮酒人群规模庞大,据2022年的统计,超过45%的中国成年人有饮酒习惯,尤其是在城市中,社交性饮酒成为常态。
而在这些饮酒者中,男性占了大多数,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男性患肝病的几率,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,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也是肝癌的“重灾区”,全球大约50%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中国每年新增的肝癌患者高达37万人左右,肝癌死亡人数也接近31万人,比例之高令人震惊。
值得一提的是,肝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疾病,往往需要多年累积的肝脏损伤,才能导致肝癌的发生。除了饮酒,乙型肝炎病毒感染,也是中国肝癌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
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,约有9000万人口受到这种病毒的影响,而这进一步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,换句话说:
中国的肝癌高发,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,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而酒精与肝癌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,尤其是在长期、大量饮酒的情况下,酒精进入人体后,主要由肝脏代谢。肝脏是人体的“化工厂”,酒精中的乙醇在肝脏中会被分解为乙醛,再进一步分解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。
乙醛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,它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的损伤,引发肝细胞变性、坏死,进而诱发慢性炎症反应。
当这种损伤长期持续,肝脏的修复功能逐渐减弱,最终可能导致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甚至是肝癌的发生,大量饮酒者中,患肝癌的概率显著提高。
这不仅是由于乙醛的毒性,还有酒精摄入过量导致的免疫系统削弱,以及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,这些复杂的医学机制交织在一起,使得长期饮酒者成为肝癌的高危人群。
二、都是喝酒,为啥欧美人肝癌比国人少?
欧美国家的饮酒文化,同样源远流长,尤其是在欧洲,葡萄酒、啤酒以及烈酒的消费都非常普遍。然而,从整体数据来看,欧美的肝癌发病率却远低于中国。
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,美国的肝癌发病率大约为每10万人中有6.4人,欧洲一些国家的数据甚至更低,远低于中国每10万人中有25人的发病率。
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
尽管欧美人爱喝酒,但他们的饮酒方式与中国有所不同。在欧美,尽管人们习惯于日常饮用少量的葡萄酒或啤酒,但大规模的“豪饮”现象较少。
相反,中国的饮酒文化更强调“酒桌文化”,大量饮酒和快速饮酒在许多场合下,都被视为一种礼仪或对他人的尊重,究其原因,欧美人肝癌发病率较低,与以下两大方面密切相关:
第一,酒精代谢基因
欧美人与中国人,在酒精代谢酶的基因上存在显著差异。
具体来说,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的突变型,这种基因突变会使乙醛无法被有效代谢,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,从而增加了乙醛对肝脏的毒性。
而欧美人大多数,不携带这种突变型基因,他们能够更有效地代谢乙醛,因而酒精对他们的肝脏损害相对较轻。
第二,乙型肝炎感染率
除了酒精代谢基因的差异,肝炎病毒的感染也是影响肝癌发病率的一个关键因素,在中国,乙型肝炎的感染率相对较高,尤其是在过去,乙型肝炎病毒在中国广泛传播,而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据估计,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乙肝感染者生活在亚太地区,其中中国占了很大比例。
在欧美,乙肝的感染率相对较低,因此他们患上肝癌的几率自然也较低,而对于中国的乙肝患者来说,如果再加上长期大量饮酒,这种双重打击会大大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。
从医学角度来看,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,但酒精引起的肝病,并不一定会直接演变为肝癌,与之相对的,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病毒的持续攻击,肝细胞的变异风险,远高于单纯饮酒者。
酒精,可能加剧乙肝病毒对肝脏的伤害,乙肝病毒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因素,因此欧美人尽管喝酒不少,他们没有高感染率的乙肝病毒,导致他们的肝癌发病率,远低于中国。
第三,欧美人的饮酒方式,与中国有很大差异。
在中国,饮酒往往伴随着豪爽的“拼酒”文化,尤其是在宴会和聚会中,很多人追求“干杯”这种一次性大量饮酒的方式,这种短时间内大量饮酒,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负担。
在欧美,他们的酒精消费量不低,但他们更倾向于“少量多次”地饮酒,尤其是红酒,这种适量饮酒对肝脏的负担较小,而且欧美国家的健康意识普遍较高,许多人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包括肝功能检测。
在早期发现肝病的情况下,及时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风险,而在中国,很多人直到病情发展到晚期才意识到问题,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:
首先,基因和病毒的差异,在肝癌的发病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饮酒的危害,欧美较为理性的饮酒方式,以及相对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,可能是他们肝癌发病率较低的原因之一。
对于我们来说,控制饮酒量、避免过度饮酒,尤其是重视乙肝的筛查和预防,可能是减少肝癌发病的关键。
三、啤酒、红酒和白酒,哪种对身体的伤害更大?
在日常生活中,许多人认为不同种类的酒对身体的影响不同,甚至有人认为红酒对健康有益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让我们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三种酒。
啤酒酒精度数较低,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。
一般认为适量饮用啤酒,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,然而,啤酒含有较高的热量和糖分,长期大量饮用会导致体重增加,甚至引发“啤酒肚”,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,如糖尿病和高血压。
红酒中,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,如白藜芦醇,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好处,这种好处仅限于非常少量的饮用,一旦超过合理范围,红酒中的酒精成分,同样会对肝脏造成负担,并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。
白酒的酒精浓度最高,对肝脏的负担也最大。
尤其是中国传统的高度白酒(40%以上),更容易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,在白酒的消费中,肝脏必须加倍努力来代谢酒精,这无疑增加了肝癌等肝病的风险。
因此从整体上看,白酒对肝脏的伤害最大,其次是红酒,啤酒相对较轻,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自己大量饮用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,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应控制在20克以内,女性应控制在10克以内,这相当于男性每天最多饮用约一瓶啤酒(500毫升),或一小杯葡萄酒(150毫升),或一小杯白酒(40毫升)。
女性,则应减少至一半的量。
更为重要的是,酒精摄入应适量并控制频率,避免每天都喝酒,否则即便是少量酒精的长期累积,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医生结语:
欧美人爱喝酒,肝癌却少,这看似矛盾的现象,实际上揭示了健康背后复杂的多因素,酒精虽然对肝脏有害,但乙肝病毒感染在中国肝癌高发中的作用,同样不容忽视。
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,培养适量饮酒的健康习惯,或许是我们有效降低肝癌发病率的关键,同时,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定期体检,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。
只有在平衡享受生活,与维护健康之间找到最佳点,我们才能在长久的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幸福与满足,健康生活,可以从每一杯酒开始合理规划。#寻找热爱表达的你#